一、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1、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3、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4、好就好在这首诗一反过去送别诗的黯然销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安慰和鼓舞。
5、B.颈联隐喻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字里行间流露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
6、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8、《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9、1)起兴。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10、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11、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2、《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5、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A.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
17、“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18、(4)虚实两方面配合极为恰当,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含丰富。
19、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20、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二、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8首
1、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不应有儿女之态。
4、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
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6、(9)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刊期:2020年第199期
9、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10、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11、雄雎鸠鸟在河中央长满青草和鲜花的小岛上悠闲地边散步边不停地鸣叫,它的歌声清脆悦耳,它在寻找自己的配偶。
12、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1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4、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1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18、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我们语文老师说八年级下学期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极其重要==重点应该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送东阳马生序》《与朱元思书》
19、《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
20、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三、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1、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3)《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8、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9、(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哪些诗句运用这种手法,举例分析。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11、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12、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
1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4、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唐)韩愈
16、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7、(6)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呢?
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刘禹锡
19、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0、D.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四、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
1、《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2、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4、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5、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
6、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7、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8、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9、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0、(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1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1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3、“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一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14、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15、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