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句赏析
1、(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3、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师和神父来送终。学医而信教,那等于说: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还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请我不会错,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的铺子,太便宜了!
4、由此在推到这段话的前部分,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家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最终归结到人的德行和道德人格。
5、(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7、这也是修身、正心的前提。所以说,让意念真实而无妄地依理而发,如同厌恶污秽的臭味,如同喜爱美好的色彩,不虚伪,不自欺,每个人应当以此自勉。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描写大海雄浑壮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豪迈广阔的胸怀。
9、如果国君只求自己聚敛财物,满足奢侈荒淫的享乐,那么,所属臣下就会争财逐利,中饱私囊,造成内乱四起。既然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当然不会努力耕作,导致人心涣散,人人见利轻义,上下都会陷于祸乱,最后招致国家败亡。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一个人的缺点正象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是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3、赏析:这句话将老年人谈恋爱的心境和情态描写的恰到好处,意思是老头子身处黄昏一样的年纪,一旦遭遇了爱情,就毫无顾忌了,全身心的投入,就像老房子着火一般没法施救。
14、”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你现在是想进城还是想出城呢?
15、(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6、(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17、(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18、感悟:这段话读起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简化一点就是说,人们治不好病,就寄托与精神上,虽然人必须要死,但精神起码是站着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感觉挺讽刺的,让我们读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味。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0、赏析: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描绘了关于睡眠的特性和思考,正如我们经常经历过的一样,睡眠质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很差,而睡眠这种东西并不能按照我们的意识来控制。
二、名句赏析200字
1、诗句语言质朴,诗思浑然天成,无丝毫雕琢痕迹。
2、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现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肯定了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指出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出现,激励人们应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6、(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9、赏析:这句话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钱钟书先生用狗的一些愚蠢的行为来类比人类的行为,言辞简单却非常深刻,这就是大师的文字功底。
10、《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原文:
11、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1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1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4、以此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择善而行,走人生正途,明辨善恶,以诚坚持下去。
15、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6、不是吗?当你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时,蓦然遇到了灵感,打开了一扇久久打不开的门时,你是否有“悠然见南山”的喜悦?
17、这两句大意是: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18、赏析:对于女孩子初恋的心境,有可能难以把握,但通过钱钟书的围城,让我懂得了很多,初恋不一定非常的甜美,但一定是兴奋和刺激的,这需要经验。
19、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展现了农家老夫妇的深厚感情和他们的舒畅心情,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2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三、游山西村名句赏析
1、(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2、第三期:胡适《西游记》考证|高考必考名著③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借用比喻,巧妙的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
4、彼:敌军情况。己:我军情况。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5、(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
7、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伤感的态度,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浣溪沙》晏殊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同学可以从他的手法表达的感情上面出发来写这两句你可以参考下。
9、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10、奇妙的心灵感受,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达出,确实难为诗人了。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形容更新民风的效果,以证明明德的作用,所以后世有德之贤士,有感先王德行的宏大,自然敬而仰之。
13、(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4、(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事说理,表达了对当权者糜烂生活的讽刺、批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忧虑之情。
16、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
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雄浑沉郁、苍凉悲壮,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情怀。
18、论述诚与明的关系。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以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19、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20、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四、名句赏析100字
1、赏析:这句话将老年人谈恋爱的心境和情态描写的恰到好处,意思是老头子身处黄昏一样的年纪,一旦遭遇了爱情,就毫无顾忌了,全身心的投入,就像老房子着火一般没法施救。
2、21天搞定高考名著学习班持续免费中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王维的诗《竹里馆》 的名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只有至诚者能尽其本性,实现其本性,一切人都能实现其本性,为仁善行表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则万物的天性也可以得到实现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8、喜欢请教别人,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隐瞒不好的地方,而宣扬好的地方,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伟大抱负。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情操。
11、这几句大意是: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作者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此二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可作为借鉴。
12、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1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通过描绘傍晚山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愉悦心情。
14、(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5、所以,《大学》强调为上者要修养道德,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与民同乐,拥有了人民,才是正真的拥有财富。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7、赏析:以问答的形式开篇,诗人因羁旅而归期不定的愁苦就跃然纸上,第二句写绵绵的秋雨更是烘托出一派孤寂和郁闷的氛围。后两句通过想象归家后的情景,与此时的实景实况作了对比,反衬出诗人在雨夜的愁苦。全诗虚实结合,融情于情,意蕴隽永深刻。原文: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你问我何时归来,奈何归期着实不定,此时巴山夜雨绵绵,秋池漫涨。何时才能归去与您一起坐在西窗下一边夜话一边剪着烛花,那时候我再跟你讲讲巴山秋夜的绵绵细雨。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