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赏析
1、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2、①意象+景象+意境+思想感情(“运用了××意象,描绘了××景象,营造了××(特点)的意境,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3、(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4、(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②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词人与故人到此登楼揽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
5、③层次脉络。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理清作品脉络的发展。注意写景与抒情内容的安排。
6、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即可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7、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8、*第四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9、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10、答题格式:概括(特点+名称)+具体表现+回扣特点
11、(1)三个“注重”:意象的色彩,如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意象组合的特点,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景物形象的特点,其常用术语有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清、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凄凉、瑰丽雄壮、繁华热闹、清新自然等。
12、让你拍案叫绝的爱上古典诗词
13、××感情:作品中的××内容(要转述诗句意思,不能只是引用诗句),
14、(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15、(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6、①艺术手法(优先考虑修辞)。
17、看你的灵感是不是“唰唰地”往外冒
18、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19、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20、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二、诗歌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1、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2、熟悉作者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
3、(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5、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6、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注意运用联想、想象
8、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9、识记方法:字形识记法,字义识记法,对比识记法(如“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意境识记法,原字识记法(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
10、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供锭垛瓜艹盖讹睡番精?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11、阅读内容,寻找与试题有关的词句,将诗眼提取出来。弄清诗歌的意象,再回头探寻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意趣。
12、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13、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14、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5、读诗不看题目,瞎看;看了不懂,白看。
16、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1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8、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19、诗歌情感领会错,答再多都是0.00分。
20、《诗经》的诞生,让你顿悟诗歌的灵魂
三、诗歌赏析题
1、(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3、来吧!让旮旯老师拯救你的“诗歌鉴赏”。
4、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5、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6、答题示例一(2016天津卷)登裴秀才迪小台
7、(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8、注意要点:如词、句子的意思,手法及作用,营造的氛围,思想感情及志向抱负等。根据所问有所侧重。①三关注,读懂,准确理解②审题,紧扣题干,用规范术语
9、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10、(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1、(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12、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13、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14、课外作品比较、课内外沟通
15、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6、但主手领我,仍前进不后顾。
17、唱这十架路,是我唯一归途。
18、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19、比喻、借代、夸张(夸大夸张、缩小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衬托(正衬、反衬)、反问、设问、双关(谐音双关、语意双关)、对偶、用典、意象罗列(列锦)、叠词
20、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四、诗歌赏析题目及答案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里)
3、旮旯老师的粉丝总是可以先听为快
4、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6、他的类别,是律诗还是绝句、五言还是七言,还有六言,还有长诗、长短诗、词。
7、(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8、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