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2、——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3、翻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4、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5、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6、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7、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殊无送端午,独不负嘉辰。裹签金膏冻,糜蒲玉屑匀。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
8、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9、——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0、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1、《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2、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1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4、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
15、翻译: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7、——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8、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9、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20、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二、关于端午的古诗词句
1、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2、翻译: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3、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6、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
7、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8、——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9、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10、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端午日(唐)殷尧藩
11、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2、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13、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14、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陈与义
15、任正非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伤痕累累的伊尔华为愈战愈勇,愈挫愈强的精神写照。有感而作:
16、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7、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宋代·文天祥《端午即事》
19、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20、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三、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4、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5、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6、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很多。从汤显祖到文天祥,从苏轼到杜甫以及贝琼、张耒,众多的文人骚客都曾为端午节赋诗吟句,或豪放,或悲怆……下面就分享几首给大家吧。
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8、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9、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0、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1、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现精选一些供朋友欣赏:
12、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3、——宋 黄公绍《潇湘神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
14、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5、谩令门外簪蒿艾,且免炎乡瘴厉生。
16、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1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己酉端午》
18、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9、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20、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四、关于端午 的古诗
1、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
3、翻译: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4、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5、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6、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7、描写西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8、俗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在古代,端午这一天大人常饮雄黄酒,而小孩则用雄黄酒点涂于额头、手心等处,用以除虫辟邪。
9、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10、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1、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1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13、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1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5、《和端午》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七言绝句。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6、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7、食棕:最简单的不过一片青叶环抱着一团米饭,带入淡淡清香,却是人将自然融入生活的诠释。
18、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0、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五、关于端午诗句 古诗大全
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3、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5、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6、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8、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9、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0、《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1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2、——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3、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14、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1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18、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19、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20、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六、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4、《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5、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6、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7、五月初子时,端午又复至.渺渺汨罗边,先人身已逝.忠臣恋故国,良禽思旧枝.知而不复见,心花开无日.双眼影重重,只身行迟迟.迟行遇他者,总误作故知.故知不相见,夜起感露滋.日暮起晚床,狠命吃粽子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8、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苏轼《浣溪沙·端午》
10、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代·赵蕃《端午三首·其一》
11、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2、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药懒能行。
13、——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4、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明代〕
1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6、——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17、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8、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9、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0、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3、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8、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9、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0、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1、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12、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13、《渔家傲》 宋·欧阳修
14、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5、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6、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17、川普癫狂发,封杀何其虐。任尔千重瘴,华为兴强汉!
1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1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